2008年11月11日 星期二
主 題:提升金融股藍籌品質要先防大銀行病
財匯資訊提供,摘自:證券時報 2008/05/14星期三10:44寄給朋友友善列印目前,我國一部分商業銀行已成功實現改制和上市。其EMBA中的大部分銀行通過積極努力和不斷創新,其經營業績大幅提高進修課程,金融藍籌的品牌效應也得以不MBA斷提升。 不過,筆者並不想對銀行業所取得的成就多加讚賞,若長期沉學位浸在創業成功的幸福和喜悅中而不再思進,面對銀行業發展中存在的諸多問題卻漠然視之,將極有可能患上「大銀行」病。乍院長的話一聽,好像「大銀行」病只是規模非常龐大的銀行所特有的問題,其實,許多中小型銀行也會染上嚴重的「大銀行」病,而有海外分校的規模較大的銀行反倒不出現「大銀EMBA行」病,能夠以靈活MBA的機制對外界做出迅速反應。歸根到底,「大銀行」病是一種比較嚴重的機制病症,患有該病的銀行通常會表現出以下症狀:機構臃DBA腫、居高自傲、創新滯後、內耗嚴重以及文化專業認證保守等。因此,確立全新、科學、系統的經營理念,使之成為指導銀行穩步發展的靈魂,在職進修,也就成為現代商業銀行在發展過程中必須要解決的一個重要課題。第一,要進一步完善公司治理機制。首先,要嚴博士學位格設定內設組織機構的職責邊界和議決事議程。其次,要建立規範的董事會制度。再次,要在職進修強監事會的職能。 碩士學位 第二,要努力建立規範運營的「流程銀行」。現推廣教育代銀行的運營依賴各種各樣的流程在職進修。銀行的業務流程是在職進修一系列相互關聯的決策和活動,其中最主要的當數資金流和信息流。流程規定各個活動的先後順序和每個工作步進修課程驟完成標準任務的時間。高效率的流程可以通過節約成本給顧客帶來更多的價值,通過節約時間提高銀行的市場響應能力。第三,追相關聯結求高效價值創造型的金融服務創新。商業銀行金融服務創新貴在追求高效價值創造,而高效價值創造貴在提高銀行服務質關鍵字量。尤其是提供熱情快捷的服務成為銀行爭取到更多客戶的關鍵所在,也是銀行改進服務的著力點。為增加客戶滿意度,提高金融服務質量,商業銀行就需要不斷加快金融服務創新的速度,追求價值創造和價值傳遞過程的「三零」效應,即:一是金融服務和金融產品的零缺點;二是金融服務和金融產品零改進時間;三是零客戶意見。第四,不斷提高銀行業管理者隊伍的素質。從我國銀行業的現狀看,由於傳統的「技術導向」和「建設導向」,管理人才的選拔主要源於銀行中的拔尖人才,真正受過管理專業訓練的領導人才並不多。因此,只有面向社會公開選拔一大批高素質的懂經營、善管理的職業經理人才,充實到商業銀行的領導隊伍中,才能使銀行更好地化解成長中的各種風險,防範「大銀行」病的出現。第五,加強商業銀行的金融企業文化建設。在市場機會稍縱即逝的競爭性經營環境中,速度和效率己成為決定任何現代銀行成敗的關鍵因素。快速反應,分秒必爭,真正成了銀行發展的現實需要。要迎接這些挑戰和壓力,只有在銀行內部全方位建立起以創新為核心的企業文化,才能有效地調動銀行內部各個部門、各個崗位的員工的積極性和創造力,共同適應時代和發展的要求。
訂閱:
張貼留言 (Atom)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